【信息时报】七成是党员,中山一院组建专业化应急医疗队

2020-02-06

信息时报讯(记者 黄艳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)1月31日,中山一院组建了一支“召即至,至善战,战必胜”的专业化应急医疗队,应急队目前63人,首要应对当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。据悉,应急医疗队的队员100%有抗震救灾、援疆援藏援外以及急救培训方面的经验,平均年龄34岁,其中党员占比为73%,充分发挥了党员在抗击疫情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。

应急医疗队平均年龄34岁

中山一院应急医疗队由中山大学副校长、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任总指挥,中山一院副院长匡铭负责直接领导,来自重症医学科、急诊科、内科、心血管医学部、普外科、胸外科、脑外科、骨科、麻醉科、耳鼻咽喉科、烧伤科等科室的28位中青年骨干医师,以及35位骨干护士组成医疗队员。应急医疗队的队员100%有抗震救灾、援疆援藏援外以及急救培训方面的经验,平均年龄34岁,其中党员占比为73%,充分发挥了党员在抗击疫情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,该应急医疗队的成立将让党旗、院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高高飘扬,党徽、院徽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闪闪发亮。  

匡铭介绍,应急医疗队筹备了一段时间,“我们通过前方的反馈,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培训。培训后,队员的分工、默契度会更好。建设高素质快速反应的应急医疗队伍可以更好的应对公共卫生事件。我们筹备时,医院各个科室都派出骨干医生,先成立综合科学的队伍,再进行专业化的培训。需要注意的是,现代医学医疗队伍也需要保证后勤,所以我们培训的队伍在后勤这一块也非常注重,这也是应急队有别于临时组建的队伍。”匡铭称,而针对不同的疫情,应急医疗队医生的组成有所不同,比如,针对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,应急医疗队员会以重症医学科、呼吸内科、急诊为主,再配备相应的护理人员,针对目前的疫情组建了20多人队伍。如果针对地震,则配备骨科等地震需要的医生。“

据介绍,应急医疗队成立后,将根据目前疫情的实战经验、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经验以及国内外急危重症诊治进展,组织开展针对性培训与演练,该医疗队还将形成长效机制,应对今后其他疫情、地震等公共卫生事件,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。值得一提的是,应急医疗队将配备2台高标准配置救护车、CT、转运呼吸机、ECMO、超声、监护仪、除颤仪等设备,同时还配有急救包、野战救护的帐篷、担架、折叠床等后勤保障物资。

“百人团”线上为患者答疑解惑

据介绍,除夕夜和大年初四晚,该院两批18位医疗队员义无反顾奔赴武汉,进入疫情最严重的中心区,在汉口医院开始了紧张的工作。据悉,该院很多医护人员放弃休假并争先请战。

除了支援武汉外,在广州,大年初一,该院党办发出赴武汉和在发热门诊医疗队后备队伍招募令,不到一天时间,600多医护人员踊跃报名。中山一院党委书记骆腾介绍,该院发热门诊、急诊、呼吸病房、隔离病房、重症病房等医护人员每天坚守在临床一线;内科牵头迅速组成了医师“百人团”在线上为患者答疑解惑;神经科牵头组建了心理干预春曦小组;而青年医生组成抗疫特战队;管理后勤部门不分昼夜接受命令,制定规则,腾挪空间,抢购物资,奋力保障;呼吸/眼科/中医/康复等发挥学科优势,推出系列科普。

骆腾称,中大的一位化学教授看到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被汗水打湿,写了好几种防湿的方法发给医院,这位教授说“灾难面前,觉得自己很无用,若能帮一线医务人员减轻点痛苦,将无限荣幸”。骆腾称,“逆行”并不是医护人员孤独的跋涉,无数闪烁着人性光辉、奋战在抗疫战场上的忙碌身影,汇聚成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力量。

报道链接:http://wap.xxsb.com/content/2020-01/31/content_83354.html
2020-01-31